一、引入依赖
Knife4J 官网:
<!--引入Knife4j的官方start包,Swagger2基于Springfox2.10.5项目-->
<dependency>
<groupId>com.github.xiaoymin</groupId>
<!--使用Swagger2-->
<artifactId>knife4j-spring-boot-starter</artifactId>
<version>2.0.9</version>
</dependency>
二、创建配置类
创建config包,在其中新建一个配置类:
@Configuration
@EnableSwagger2WebMvc
public class Knife4jConfiguration {
@Bean(value = "dockerBean")
public Docket dockerBean() {
//指定使用Swagger2规范
Docket docket=new Docket(DocumentationType.SWAGGER_2)
.apiInfo(new ApiInfoBuilder()
//描述字段支持Markdown语法
.description("# 写一个简要的描述")
.termsOfServiceUrl("https://doc.xiaominfo.com/")
.contact("可以写作者的信息")
.version("1.0")
.build())
//分组名称
.groupName("用户服务")
.select()
//这里指定Controller扫描包路径
.apis(RequestHandlerSelectors.basePackage("com.xueou.boot.controller"))
.paths(PathSelectors.any())
.build();
return docket;
}
}
- 最重要的配置还是:指定Controller扫描包路径
contact
官方是弃用了直接传字符串的这个设置方法,改用传入一个Contact
类,看一下源码可以发现该类的结构(内容更丰富了:姓名、邮箱、URL连接)
三、常用注解
3-1 @Api
@Api
注解,添加在 Controller
类上,标记它作为 Swagger 文档资源。
3-1-1 @Api 注解的常用属性,如下:
tags
属性:用于控制 API 所属的标签列表。[] 数组,可以填写多个。- 可以在一个
Controller
上的@Api
的tags
属性,设置多个标签,那么这个Controller
下的 API 接口,就会出现在这两个标签中。 - 如果在多个
Controller
上的@Api
的tags
属性,设置一个标签,那么这些Controller
下的 API 接口,仅会出现在这一个标签中。 - 本质上,
tags
就是为了分组 API 接口,和Controller
本质上是一个目的。所以绝大数场景下,我们只会给一个Controller
一个唯一的标签。
3-1-2 @Api 注解的不常用属性,如下:
produces
属性:请求请求头的可接受类型( Accept )。如果有多个,使用 , 分隔。consumes
属性:请求请求头的提交内容类型( Content-Type )。如果有多个,使用 , 分隔。protocols
属性:协议,可选值为 “http”、”https”、”ws”、”wss” 。如果有多个,使用 , 分隔。authorizations
属性:授权相关的配置,[] 数组,使用 @Authorization 注解。hidden
属性:是否隐藏,不再 API 接口文档中显示。@Api 注解的废弃属性,不建议使用,有 value、description、basePath、position 。
3-2 @ApiOperation
@ApiOperation
注解,添加在 Controller 方法上,标记它是一个 API 操作。
3-2-1 @ApiOperation 注解的常用属性,如下:
value
属性:API 操作名。notes
属性:API 操作的描述。
3-2-2 @ApiOperation 注解的不常用属性,如下:
tags
属性:和 @API 注解的 tags 属性一致。nickname
属性:API 操作接口的唯一标识,主要用于和第三方工具做对接。httpMethod
属性:请求方法,可选值为 GET、HEAD、POST、PUT、DELETE、OPTIONS、PATCH 。因为 Swagger 会解析 SpringMVC 的注解,所以一般无需填写。produces
属性:和 @API 注解的 produces 属性一致。consumes
属性:和 @API 注解的 consumes 属性一致。protocols
属性:和 @API 注解的 protocols 属性一致。authorizations
属性:和 @API 注解的 authorizations 属性一致。hidden
属性:和 @API 注解的 hidden 属性一致。response
属性:响应结果类型。因为 Swagger 会解析方法的返回类型,所以一般无需填写。responseContainer
属性:响应结果的容器,可选值为 List、Set、Map 。responseReference
属性:指定对响应类型的引用。这个引用可以是本地,也可以是远程。并且,当设置了它时,会覆盖 response 属性。说人话,就是可以忽略这个属性,哈哈哈。responseHeaders
属性:响应头,[] 数组,使用 @ResponseHeader 注解。code
属性:响应状态码,默认为 200 。extensions
属性:拓展属性,[] 属性,使用 @Extension 注解。ignoreJsonView
属性:在解析操作和类型,忽略 JsonView 注释。主要是为了向后兼容。
@ApiOperation 注解的废弃属性,不建议使用,有 position 。
3-3 @ApiImplicitParam
@ApiImplicitParam
注解,添加在 Controller 方法上,声明每个请求参数的信息。
3-3-1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常用属性,如下:
name
属性:参数名。value
属性:参数的简要说明。required
属性:是否为必传参数。默认为 false 。dataType
属性:数据类型,通过字符串 String 定义。dataTypeClass
属性:数据类型,通过 dataTypeClass 定义。在设置了dataTypeClass 属性的情况下,会覆盖 dataType 属性。推荐采用这个方式。paramType
属性:参数所在位置的类型。有如下 5 种方式:"path"
值:对应 SpringMVC 的 @PathVariable 注解。
【默认值】"query"
值:对应 SpringMVC 的 @PathVariable 注解。"body"
值:对应 SpringMVC 的 @RequestBody 注解。"header"
值:对应 SpringMVC 的 @RequestHeader 注解。"form"
值:Form 表单提交,对应 SpringMVC 的 @PathVariable 注解。
绝大多数情况下,使用 “query” 值这个类型即可。example
属性:参数值的简单示例。examples
属性:参数值的复杂示例,使用 @Example 注解。
3-3-2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不常用属性,如下:
defaultValue
属性:默认值。allowableValues
属性:允许的值。如果要设置多个值,有两种方式:
数组方式,即 {value1, value2, value3} 。例如说,{1, 2, 3} 。
范围方式,即[value1, value2]
或[value1, value2)
。例如说 [1, 5] 表示 1 到 5 的所有数字。如果有无穷的,可以使用(-infinity, value2]
或[value1, infinity)
。allowEmptyValue
属性:是否允许空值。allowMultiple
属性:是否允许通过多次传递该参数来接受多个值。默认为 false 。type
属性:搞不懂具体用途,对应英文注释为 Adds the ability to override the detected type 。readOnly
属性:是否只读。format
属性:自定义的格式化。collectionFormat
属性:针对 Collection 集合的,自定义的格式化。
当我们需要添加在方法上添加多个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时,可以使用 @ApiImplicitParams 注解中添加多个。
3-4 @ApiModel
@ApiModel
注解,添加在 POJO 类,声明 POJO 类的信息。而在 Swagger 中,把这种 POJO 类称为 Model 类。所以,我们下文就统一这么称呼。
3-4-1 @ApiModel 注解的常用属性,如下:
value
属性:Model 名字。description
属性:Model 描述。
3-4-2 @ApiModel 注解的不常用属性,如下:
parent
属性:指定该 Model 的父 Class 类,用于继承父 Class 的 Swagger 信息。subTypes
属性:定义该 Model 类的子类 Class 们。discriminator
属性:搞不懂具体用途,对应英文注释为 Supports model inheritance and polymorphism.reference
属性:搞不懂具体用途,对应英文注释为 Specifies a reference to the corresponding type definition, overrides any other metadata specified
3-5 @ApiModelProperty
@ApiModelProperty
注解,添加在 Model 类的成员变量上,声明每个成员变量的信息。
3-5-1 @ApiModelProperty 注解的常用属性,如下:
value
属性:属性的描述。dataType
属性:和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dataType 属性一致。不过因为 @ApiModelProperty 是添加在成员变量上,可以自动获得成员变量的类型。required
属性:和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required 属性一致。example
属性: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example 属性一致。
3-5-2 @ApiModelProperty 注解的不常用属性,如下:
name
属性:覆盖成员变量的名字,使用该属性进行自定义。
allowableValues 属性:和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allowableValues 属性一致。position
属性:成员变量排序位置,默认为 0 。hidden
属性: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hidden 属性一致。accessMode
属性:访问模式,有 AccessMode.AUTO、AccessMode.READ_ONLY、AccessMode.READ_WRITE 三种,默认为 AccessMode.AUTO 。reference
属性:和 @ApiModel 注解的 reference 属性一致。
allowEmptyValue 属性:和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allowEmptyValue 属性一致。extensions
属性:和 @ApiImplicitParam 注解的 extensions 属性一致。
@ApiModelProperty 注解的废弃属性,不建议使用,有 readOnly 。
3-6 @ApiResponse
在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并不需要使用 @ApiResponse 注解,因为我们会类似 UserController#get(id) 方法这个接口,返回一个 Model 即可。
@ApiResponse
注解,添加在 Controller 类的方法上,声明每个响应参数的信息。@ApiResponse
注解的属性,基本已经被@ApiOperation
注解所覆盖,如下:message
属性:响应的提示内容。code
属性:和 @ApiOperation 注解的 code 属性一致。response
属性:和 @ApiOperation 注解的 response 属性一致。reference
属性:和 @ApiOperation 注解的 responseReference 属性一致。responseHeaders
属性:和 @ApiOperation 注解的 responseHeaders 属性一致。responseContainer
属性:和 @ApiOperation 注解的 responseContainer 属性一致。examples
属性:和 @ApiOperation 注解的 examples 属性一致。
当我们需要添加在方法上添加多个
@ApiResponse
注解时,可以使用@ApiResponses
注解中添加多个。
四、配置JavaBean
主要用于返回参数、或是接收参数的时候进行说明。
@Getter
@Setter
@ToString
@NoArgsConstructor
@ApiModel(value = "轮播图对象", description = "")
public class Bann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{
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id", example = "1")
@TableId(value = "id", type = IdType.AUTO)
private Integer id;
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图像链接", example = "https://xxx/xxx.png")
private String imgUrl;
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标题", example = "这是一个标题哟~")
private String title;
}
我自己用的时候,又封装了一层,设置了几个JavaBean用于包装返回的响应结果:
- 分别用于返回单个数据、数据列表,同时附带上状态码和说明信息。
@Data @ToString @AllArgsConstructor @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abstract class RBean { 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响应码", position = 0, example = "200", notes = "200: 成功;500:失败;") private Integer code; 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响应说明", position = 1, example = "xx数据获取成功。") private String msg; } // ===================== @EqualsAndHashCode(callSuper=true) @Data @ToString @AllArgsConstructor @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ROneBean<T> extends RBean { 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数据项", position = 2) private T data; } // ======================= @EqualsAndHashCode(callSuper=true) @Data @ToString @AllArgsConstructor @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RListBean<T> extends RBean{ @ApiModelProperty(value = "数据列表", position = 2) private List<T> data; }
五、配置Controller
潦草的写几个接口
@Api(tags = "首页模块")
@RestController
public class IndexController {
@Resource
IBannerService iBannerService;
@ApiOperation(value = "域名直接转接口文档", hidden = true)
@GetMapping("/")
public void toDoc(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) throws IOException {
response.sendRedirect("/doc.html");
}
@ApiOperation("新增轮播图数据")
@PostMapping("/addBanners")
public void putBanner(@RequestBody Banner banner){
// ......
}
@ApiOperation("查询一个具体轮播图")
@ApiImplicitParams({
@ApiImplicitParam(name = "title",value = "标题",required = true,example = "小白菜"),
@ApiImplicitParam(name = "date",value = "时间",required = true,example = "2022")
})
@GetMapping("/searchOneBanner")
public ROneBean<Banner> searchOneBanner(@RequestParam(name = "title",defaultValue = "") String name,
@RequestParam(name = "date", defaultValue = "") String address){
ROneBean<Banner> resp = new ROneBean<>();
// ...
return null
}
@ApiOperation("获取轮播图数据")
@GetMapping("/getBanners")
public RListBean<Banner> getBanners(){
RListBean<Banner> resp = new RListBean<>();
List<Banner> banners = iBannerService.list();
if(banners.isEmpty()){
resp.setCode(200);
resp.setMsg("轮播图数据为空。");
}else{
resp.setCode(200);
resp.setMsg("获取轮播图数据成功");
resp.setData(banners);
}
return resp;
}
}